
日本大城市的電車路線眾多,幾乎靠電車就能解決生活中的交通需求,
但一些地鐵不發達的城市,例如福岡、京都等,以及一些沒有電車的地方,
仍有搭到公車的機會。
在日本搭公車,跟在台灣搭公車,有很大的差別。我們就來看看,在日本搭公車有什麼跟台灣不一樣的地方吧。
(目錄)
1.每個公車站牌都有時刻表

在台灣搭公車的時候,最困擾的就是不知道公車什麼時候會來。大部分的路線都是寫「〇分鐘~〇分鐘一班車」,然而有時要等更久才有一班車。部分有寫時刻表的,大多都是標從「起站」發車的時刻表,中途的站牌什麼時候會有車,就需要看公車動態的APP(アプリ)才會知道。
而在日本,公車沿線的站牌(バス停、バスのりば),都會有每個站牌的發車時刻表(時刻表[じこくひょう])。雖然公車可能會因為道路壅塞等因素而誤點,只要事先查好時刻表,提早到站牌等車,都能夠搭得到公車。
2.搭車時不用招手

在台灣搭公車時,看到要搭的公車快進站,就要趕快招手攔公車。偶爾會發生乘客沒招手,或司機沒看到乘客,結果公車過站不停呼嘯而過的情形。
在日本就比較沒有過站不停的情形。在日本的公車站牌等車時,不必招手,公車一定會停下來,所以不用招手就能搭公車。
3.上車要抽「整理券」或刷卡
4.按鈴下車時,車門還沒開不能站起來
5.車上可以對零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