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賴振民、簡志峰
圖/賴振民
傳統教學是教育部公布課綱、老師按照課綱照教科書教,考上大學後按照各的課程地圖,老師準備所有的教材,學生從小到大只管接收知識和考試,出社會後才開始學習解決問題。
這照片是新冠疫情導致無法開放觀光營運的屏東勝利星村現況,這是大家從沒遇過的狀況,未來類似的狀況會越來愈多,例如原物料不夠用、機器人搶走人類八成的工作、水災旱災、發生戰爭,如果讓學生可以針對現在發生的問題思考解決方法,才有能力面對未來的問題。
一個國家最有創意的泉源來自於青年和學子們,如果我們的教育僅是教導過去的成功模式和經驗,而沒有讓青年們有想像的空間和解決事情的能力,久而久之他們將變成複製學習的機器。
不可否認,填鴨式的教育教出了一部分的菁英,但是,剩下的人遇上了狀況,臨時應變的時候無法發揮應有創意,只能急著從電腦或書本查詢著過去的模式,讀書考試說不定可以,但是對於全球都沒有經驗的肺炎疫情呢?特別是有關學生自己的受教育權呢?
未來的教育模式,應該要讓學生有更多表達的機會,用「創意及設計思考」及「問題解決」的方式讓學生練習提案,用實際的議題讓他們模擬解決方式。將來遇到困難,他們便有這樣的解決練習經驗,而不是在疫情下只有等待著被政府、學校和老師們安排。